杜郁,美国城市大学MBA专业毕业,高级工程师。现任北京建工环境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环境服务业商会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土壤与地下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排水协会、中国水网、中国环境投资网等行业内重点协会组织会员代表。
积极参与推动中国环保行业发展进程,多次参加环境商会总裁圆桌会议、中国环境投资大会、城市水业战略论坛等重要行业会议,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土壤与地下水环境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曾作题为《污染场地修复的实践与产业化》的专题报告;联合发起“中国环境产业联盟”、中国环境修复发展论坛、清华环境产业联盟等行业内外有影响力的组织、论坛,积极推动中国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
陈德明,清华大学MBA专业,工程师,北京建工环境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昆山建邦、昆山建工环境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州建邦水务环境有限公司总经理,江苏省市政工程协会理事、苏州市市政工程协会理事。
作为污水处理行业管理型专家,多次参加地区行业研讨会议,为促进太湖流域水体环境改善贡献智慧;积极参与地区行业标准制定,助力污水处理厂现行标准的出台;多次参与组织“污染减排与友好型社会”为主题的推广普及环保理念活动。
文嘉,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给排水专业毕业,北京建工环境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部经理,环保行业技术专家。长期从事水处理以及相关专业的技术工作,参与了近百余项给水、污水、中水等工程项目,并担任项目技术负责人。在市政污水、焦化废水、食品废水、钢铁废水、高浓度难降解的垃圾渗滤液处理,以及膜技术等领域具有丰富经验。曾主持设计了北京肖家河污水处理厂、南昌象湖二沉池、昆明焦化厂改造项目,北京阿苏卫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深度处理项目。组织、参与行业协会、论坛等活动,先后发表了多篇论文。目前承担了由清华大学牵头实施的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中《高新城区水环境质量保障技术与综合示范》子课题2的研究工作并担任负责人。
高艳丽,河北财贸学院财会专业,经济师,北京建工环境修复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从事环保行业14年,为首批进入修复行业的开拓者。她带领公司发起并举办了首届中国环境修复发展战略论坛,并连续两届做主题发言;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和项目实践经验,参与国家“十二五”规划、行业政策法规的制定和修订。2010年在“第一届污染场地修复:政策、技术与融资机制”国际研讨会上,作了题为《国内土壤修复现状及未来发展建议》的报告,并担任大会“污染场地的修复技术”板块的主持人。
近年来,高艳丽领导的修复公司创造了国内行业多个“第一”,并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申报国家级课题1项,实施科研课题2项,掌握9项国际先进修复技术,拥有6套国际先进修复设备,取得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0项;先后获得“中国节能减排领军企业”、“优秀环保品牌企业”、环境企业竞争力大奖 、“绿色中国”生态修复最具成长力企业等荣誉。
李书鹏,青岛建筑学院给排水专业毕业,注册环境工程师和给排水工程师,北京建工环境修复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总监。主要专业和研究领域包括污染土壤场地的技术研发、修复设计等。
参与并中标了世行浙江PCB处置示范项目中热解吸处置设备的国际竞争性采购项目;参加了国家863“典型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重点项目子课题“有机氯农药类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设备研发与示范”,北京市科委“北京污染场地修复科技支撑体系研究与建设”中研究课题“北京市污染场地管理与科技发展规划”等多项国家及市级科研项目;主持了北京、武汉等多个修复项目的技术方案编制及标书编写和多项针对不同污染物的中试、小试。参与了多项专利与软件著作权的申请。在专业期刊《环境污染与防治》中发表论文《污染场地中NAPL污染存在的可能性评估》。
马骏,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土木工程系博士,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会员,美国新泽西州和康涅狄格州注册土木工程师,北京建工环境修复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总工。主要专业和研究领域包括污染场地的环境调查、风险评估、修复设计及修复实施运行等。完成了包括众多美国超级基金场地及全球500强污染场地的场地调查和修复,并多次参加行业高端论坛。